2015年年底的一个和煦冬日,郑州,央视网记者穿过一条混杂着叫卖声、弥漫着各种小吃味道的熙攘街巷,七拐八拐来到了90多岁高龄的抗战英雄李占瑞的家。他们用镜头记录下老英雄登上天安门阅兵台并接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激动心情,用年轻的心聆听老英雄对于那段硝烟岁月的追述,这是央视网出品的《追梦·中国》专题邀请到的较早位采访对象。
商界精英马云、量子科学领军人物潘建伟、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足坛老帅金志扬等在内的七位精英,他们年龄有别,身份不同,从事的行业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的人生精华都浓缩在追梦的路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正是央视网《追梦·中国》专题策划的初衷。
2015年11月,配合中央网信办中国梦践行者故事网络传播工程,央视网打造了大型主题性栏目《中国梦实践者》,《追梦·中国》是该栏目于在2016年春节前夕推出的特别策划。
央视网记者采访六小龄童现场。供图/央视网
为追梦人立言,为中国梦立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阐述是创立《中国梦实践者》栏目的理论来源,为追梦人立言,为中国梦立心,是《中国梦实践者》的创作逻辑。
2013年,新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在短短25分钟的就任宣言中,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中国梦”与“人民”之间的联系是远大目标与跬步千里的对接,精神引领与实干兴邦的融合,是完善“小我”成就“大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梦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精彩的人物,精彩的故事,精彩的人生真谛,精彩的家国情怀。
《中国梦实践者》就是一个以为平凡人圆梦为定位,以主题性策划整合内容,以较早自采和编辑原创整合为亮点,探索内容创新的栏目。该栏目每期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时代人物或新闻事件,讲述人物故事,阐释新闻主题。
如何让主旋律与网友喜好形成对流,如何让更多的受众产生共鸣?这是让主创人员备感纠结的课题,然而秉着“无纠结不精品”的创作理念,打磨着故事中的人,也感动着屏幕前的自己。
编辑李夏在制作《大国工匠》过程中,前两期节目的制作中就被“震撼”了。“特别是做了导弹点火高级技师那期,我真心地涌上一种激动和自豪,我们国家竟然有这样的牛人!”现在说起来,这个90后的编辑仍是一脸激动。被点燃热情的李夏开始加班加点看视频资料,把震撼她的场面、打动她的话语进行剪辑,加入音乐、字幕,制作成适于移动端传播的H5宣传片,并通过朋友圈进行传播,“不应该让这些‘牛人’继续默默无闻,必须尽可能地让更多人知道。”
央视网中国梦项目负责人王敬东说,制作团队中,像李夏一样从被动完成工作到主动创作、主动传播的人不在少数。“正是这种想创作、想传播的欲望,催生了《追梦·中国》这一专题策划。”
人人都是制片,人人都在传播
《追梦·中国》从策划到较终发布历时3个多月,动用了制作组采访、拍摄、制作等多项自有资源,从策划、文字采写、视频拍摄、后期制作及H5设计等全部实现原创。
王敬东向《网络传播》记者介绍,“这个专题较早起源于网络媒体首批记者证发放的契机。当时我在考虑一个问题,团队的核心成员具备采访资质,中国梦又是一个很宏大的工程,我们是不是应该主动发挥下自己的创造力?”
于是,一次选题会上,王敬东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借这个项目离自己的偶像近一些,我的偶像是李雪健,大家能不能帮我实现为他制作一期节目的愿望。”王敬东说,提李雪健并不是心血来潮,他是中国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艺术家,入选过感动中国人物,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对他出演的角色表示赞赏。
“大家发现,很多偶像是可以和栏目主题契合的。于是,我们做出了有关抗战老兵李占瑞、80后创业者许单单的节目。然后,我们意识到,这可以成为一个系列。于是,又有了刘慈欣、金志扬、潘建伟……”
在制作《追梦·中国》专题的过程中,项目组也形成了一种模式——“人人都是制片人”。“每个人都可以提出你想做的专题人物,选题会通过后,从外联到人员协调到采访到制作推出,一揽子由你负责。”这种模式调动了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加快了工作的进程,也让编辑们在工作中提升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职业认同感、成就感。
站在视频风口,触动“网生代”生活
当下,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内容创新更需要相匹配的形式创新和手段创新,在这其中,《中国梦实践者》站在了当下传播的风口:运用视频与H5制作。
视觉化,具有“互联网+”时代无可争议的传播特质。移动设备的升级换代,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加之媒体融合的政策红利,让短视频和H5制作成为移动互联时代较有价值的吸睛载体,也是让中国梦植入“网生代”(网络生存一代)生活的较佳途径。
一期节目的制作完成,往往是经历了近万条视频数据的筛选、剪辑包装。原创视频则一般是从长达两三个小时的深度访问中,精修出3分钟左右的内容。
H5制作在视频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文字、图片等多种传播载体,通过央视网平台、网信办全网资源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在电脑PC端、移动端形成立体而广泛的传播格局。
“中国梦是央视网几年来持续在做的项目,之前主要是利用台里(中央电视台)的视频资源,进行二次加工整合,进行PC端的传播。但《中国梦实践者》开始,我们加入了内容原创,投入了数倍的人力物力。”王敬东介绍。
网络媒体事业部牵头成立项目组,整合编辑、视频、技术等人员,并纳入2015年刚拿到网络媒体记者证的央视网首批记者,组成包括二十多名成员的创作团队,进行选题设定、素材搜集、后期剪辑到制作发布。中国梦专题在央视网放置了固定入口,《中国梦实践者》集纳页面持续推送,同时,栏目中所有内容均会在央视网首页大图位置、要闻区重点推送。
据了解,自2015年11月27日上线后,《中国梦实践者》的内容吸引了众多网民浏览及转发,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百余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和地方媒体进行转载。据百度搜索统计,栏目单期转发量均已突破1万次。其中,《张新停:弹药精度把关人》被各平台转载累计超过2.3万次。(文/本刊记者 和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