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信息安全

刷脸登陆有漏洞?生物特征数据被盗更加危险

凭借一张观众的自拍照,就成功“换脸”破解手机的人脸认证系统。近期,“刷脸登录”存在的安全漏洞,在315维权活动中备受关注。不过,相关信息安全专家认为,比起数据在传输和认证过程中的安全漏洞,后台的生物特征数据一旦被盗,给用户带来的风险将会更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认证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用户名+密码”已经进化到当前的“用户名+密码+生物特征+活体检测”等更高级、立体的防护体系。面对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认证技术,无论是老百姓还是企业,都感到安全系数也随之提升。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比如,人脸识别技术虽然看起来颇为先进,但是一旦有不法分子破解了其中的技术屏障,在获得消费者其他信息的条件下,就可能通过“刷脸”的方式侵害消费者利益。

在人脸识别的安全漏洞被曝光后,不少互联网企业纷纷在较早时间发表声明,表示已经预见到了这种风险。360首席科学家颜水成就表示,现阶段人脸认证技术还不能在所有场合做到非常成熟,在涉及个人隐私、财产等重要信息的场景下,建议启用多重认证方式。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峰也表示,从原理上讲,所有的认证不外乎服务器端与认证端进行信息对比。在互联网环境下,一旦采用生物特征认证,就会产生特征数据。而所有的生物特征数据,只要进入计算机,就会被转换为0和1的机器码在数据库中储存起来。

“生物认证较大的共性是性。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脸、指纹和虹膜等。正是这种性,让大家认为生物认证是安全的。但生物特征数据库一旦被攻破,大量的带有性的生物特征数据被盗取,带来的风险要比‘盗刷’严重得多。这才是生物认证方式的真正‘痛点’。” 谈剑峰说。

在谈剑峰看来,现阶段生物认证技术,其实更适合于不联网的本地化应用,比如门禁、保险箱和银行保险库等。在缺乏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企业不应急于将这类带有安全隐患的技术作为“噱头”来吸引大众。

作者:何欣荣   来源:新华社
作者:grabsun - 发布时间:2017-03-27 - 点击量:2689
上一篇:公安部召开打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部署会 下一篇:新华三荣获2016年漏洞信息报送突出贡献单位
公司简介:大势至公司是国内较早的企业网管软件提供商,可以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整体的企业网络管理方案和企业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全系列的公司监控员工电脑软件教你如何控制员工上网、如何控制局域网内电脑上网以及如何保护电脑文件安全等。公司核心产品“聚生网管系统”是一款专门的公司网管必备软件、查看网络流量软件、网络流量监控软件和办公室电脑监控软件;“网络特警”则是一款专门的网络流量监控设备、上网行为管理服务器、网络行为管理设备,可以实现更为强大的局域网网络行为管理;大势至USB接口禁用软件则是一款专门的数据防泄密产品、屏蔽U盘软件、电脑USB端口禁用软件,可以严防通过一切途径泄露电脑文件,保护单位无形资产和商业机密安全;大势至共享文件夹管理软件则是一款专门的共享文件权限设置软件和共享文件设置密码软件,全面保护共享文件安全;大势至共享文件审计系统则是一款专门的服务器共享文件夹设置软件、服务器共享文件访问日志记录软件,可以详细记录局域网用户访问共享文件的行为,更好地管理共享文件的安全;大势至局域网网络准入控制系统则是一款专门防止未经授权的电脑接入公司局域网的行为,防止外来电脑访问局域网共享文件、防止蹭网以及绑定IP和MAC地址,保护网络安全;大势至FTP服务器日志记录软件则是一款专门记录局域网用户访问FTP服务器日志的软件,可以有效保护FTP服务器文件安全。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