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为“快速、安全、有效地设计低功耗蓝牙信标的几大考量因素”这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许多之前从未使用过无线技术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现在正在采用蓝牙(Bluetooth)技术,并将信标添加到自己的产品中。对他们而言,这可能会很简单,但更有可能的是他们会遇到一些挑战。除了硬件、软件和电池寿命等考量因素,信标设计者还需要考虑安全和隐私这项因素。
关于安全性
较近的新闻报道中强调,消费者担心信标会“追踪自己的一举一动”。事实上,典型的信标并不收集数据,因为它们是单向设备——只进行广播。真正侵犯人们隐私的其实是智能手机,它通过获知信标的位置,并经由手机上应用程序所提供的服务而侵犯人们的隐私。
实际上,智能手机可以在没有信标的条件下,通过使用GPS、Wi-Fi和蜂窝网络来同样侵犯你的隐私。只是因为信标可以低功耗和低成本方式来部署,因此在实现一种全新应用模式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些合理的担心。请记住,用户也可以在其设备的设置中关闭所有这些“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
智能电话能够使用GPS、Wi-Fi、移动网和蓝牙信标来实现接近感知应用……
……而用户可以在设置中将它们全部关闭
IT专业人员和商务人士也担忧信标的安全风险。但是,这再一次暗示了通常情况下信标所没有的功能:它们通常是单向设备,可以发送但无法接收信息。这就是说,在一些应用中信标的安全性很重要,这不仅是针对正在运行的操作,对信标的部署来说也一样。
对于信标广播来说,除非其是专有网络的一部分,否则根据定义它是不加密的。然而,IT专业人员需要对进来的信标网络流量(如果有的话)予以保护,且保护程度要与他们对网络中其余设备所提供的保护一致,或者至少达到信标硬件能够适应的程度。
在一些信标应用中,接近信标可能会产生实际的价值,比如获得奖励积分或者进入一家商店,那么信标提供者可能也同样需要实施可预防欺诈的保护措施。这可能包括时间戳、临时ID,或者随机安全秘钥,这些都随着每次接近事件而生成,并由后端系统进行验证。
设备管理功能的安全性
当信标在现场部署或升级时,会经历一个配置过程。这很可能就是信标较容易遭受安全漏洞威胁的时候。在这些情况下,信标可以使用蓝牙的安全功能(例如配对、认证、加密等等),以及其它的安全措施,比如强密码保护。
对于部署来说,访问配置服务可被限制在一个很短的时间窗口内。该窗口结束后,设备就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广播信标,并且不再广播其内部服务。该过程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