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杂谈】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史,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一直伴随其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目前互联网已经发展成连接世界的重要存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企业系统中存在的重大漏洞一旦被人利用,就可以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命脉。但是大多企业的信息安全意识低下,如何加强企业信息安全意识,巩固信息安全?是“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类新型互联网创业公司不断诞生,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被互联网连接起来,由于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的相对薄弱,在信息安全问题上面临较大的风险。与此同时,各类病毒更加隐蔽,扩散速度更快,给企业信息安全防范带来了更大的难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90%的企业完全或高度依靠互联网开展业务,科技/互联网、金融、电信是对互联网依存度较高的行业,而其中创业型小微企业(50人以内)更甚,互联网成为这些类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根基。
“互联网+”时代下,各个行业都与互联网的息息相关,不论规模大小,都离不开互联网,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今年以来,苹果、网易等众多企业相继“中枪”,哪怕一个很小的安全事故或者漏洞,都会导致整个服务链条的崩溃,牵连无数企业和用户。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45%的企业在过去三年曾发生过不同量级的信息安全事故,甚至不乏我们所熟悉的知名企业;大型企业(规模超500人)与电信行业尤其是重灾区,分别有超过57%和64%的企业发生信息安全事故;这些安全事故直指商业机密、用户信息等核心信息资产。而目前仅有15%的企业认为自己的安全措施完全可以防范风险,仍然只有25%的企业拥有“客户端/服务器/网关/邮件/网络层防毒系统”多层面的防护系统。
亡羊补牢凸显企业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与日益突出的互联网安全问题相对应的是企业安防意识的空缺。虽然企业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但很多企业宁愿亡羊补牢也不事先做好准备,企业在发生事故后安全团队组建的比例和资金投入都远高于尚未发生过安全事故的企业,分别比未发生事故的企业高出近13%和15%。这充分说明了企业对于信息安全问题的不重视。
然而亡羊补牢不仅无法挽回事故所带来的损失,团队也承担着巨大压力。对于企业安全事故,尽管有接近75%的威胁都被认为来自企业外部,但有80%的公司管理层认为事故责任应由安全团队承担,其中有20%管理层甚至直接归咎于企业CTO。
不过,从诸多过往的信息安全事故来看,企业信息安全远非CTO一己之力就可以应对,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公司在团队和预算方面的投入。
解决方法
加大信息安全投入重中之重
很多中小型企业碍于规模所限,往往将资金用于业务拓展和公司运营上,对于信息安全方面大多置之不理。正是由于对信息安全的忽视使得这些企业完全将自己暴露在风险中,调查数据显示,23.9%的企业没有信息安全团队,30.3%的企业每年基本上没有信息安全预算,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微金融企业在这方面更加抠门,接近40%的小微企业(100人以下)没有信息安全团队和资金预算,超过50%的金融企业没有任何安全方面的投入。与之相对的,互联网与电信行业在信息安全建设方面则已经有较好的基础,这些企业超过76%有信息安全方面的专项投入。
加强合作刻不容缓
事实上,面对广泛认知的病毒、木马、网络入侵、系统攻击等安全威胁,虽然70%企业在信息安全方面已有所投入,但参差不齐,目前有57%以上的安全从业者并未参加过相关的培训或者沙龙。“互联网+”推动了产业链和生态级互联互通,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能量,与此同时更大的脆弱也随之产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单一的企业安防已经不能解决日益增长的网络安全问题,信息安全不再是一两个人或系统就能解决的,安全隐患是变化的、动态的、不可控的。信息安全频频发生,是由于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信息化加剧了信息安全隐患。企业应该对信息安全提高重视,要让信息安全服务于“互联网+”。
此外要创造“智慧互联,PC、手机、Pad、车联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的全场景安全”和“求同存异,要打破不同企业、行业的边界,形成跨界融合”则成为较受认可的安全理念。要构筑信息安全防护网,除了“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发展专业人才技术”外,行业交流与合作的机制也是更有效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在生态中共生,在协作中强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信息安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