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转好了,行政效能提高了,城乡环境干净了,村居负担减轻了,干群关系紧密了……在永川区,一股新风扑面而来,不少干部群众感受到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全市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永川区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坚持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作为纠正“四风”问题的有效抓手,作为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关键举措,作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较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区委书记熊雪挂帅主抓,8名区领导牵头、12个单位负责,各专项整治均制定了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采取部门公开承诺、媒体曝光倒逼、群众参与监督等形式,确保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
一、整治拖欠群众款项问题
按照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的工作要求,由各相关部门牵头分别开展了三次大排查。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建立专项台账,采取“四个一”工作法,即:每个问题一名牵头领导、一个具体责任人、一项整改措施、一张整改时间表,做到突出问题一项一项整治、一个一个突破、一件一件销号。目前,经查找共兑付拖欠群众款项1856.48万元。积极探索解决拖欠群众土地复垦补偿款问题的新办法、新举措。坚持念好“提、简、缩、快”四字诀,将土地复垦补偿款首付比例由20%提高到80%,将土地复垦补偿款支付手续由17项简化为10项,进一步缩短土地复垦周期,加快补偿款支付速度,群众宅基地上的房屋一经拆除,立即支付复垦首付款。
链接
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文良印负责,区国土房管局牵头实施,重点整治建筑领域单位农民工工资支付不到位、农村宅基地复垦价款支付不及时、救灾救济款项发放不到位、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应付群众款项打白条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整治疑难复杂信访问题
按照注重源头预防、注重分类处理、注重依法治理、注重督促指导、注重压实责任、注重项目管理的“六注重”工作要求,先后4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对排查出的212件问题进行分类交办。目前,市级交办的5件疑难信访问题化解率为100%,区内自排的79件化解类问题已化解62件,66件终结类问题已全部进入终结程序,67件涉法涉诉类问题已化解38件、终结5件。9月底前,将实现全区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办结率达90%以上,初信初访办结率达100%的目标。2006年,茶山竹海街道云峰村头冲村民小组22户村民的农房因水库规划建设进行拆迁,在自建安置中,由于未进行规划选址,也没有完善相关审批手续,导致未能办理房产证。经过多部门通力协作,村民们高高兴兴地拿到了房产证,8年的“心病”得到了根治。
链接
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刘义全负责,区信访办牵头实施,重点整治征地拆迁、城乡建设、涉法涉诉、城乡低保、农村权属纠纷及集体经济分配等领域的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特别是涉及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和生活待遇的诉求问题,扎实推进信访制度改革,努力构建信访工作新秩序。
三、整治违法建设问题
按照“集中整治城区,各镇全面出击”的思路,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通过深入摸底排查、强化宣传引导、开展联合执法等方式,有力有序地推进违法建设问题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全区摸排违法建设总面积53.5万平方米,已完成整治47.1万平方米。如,工作人员依法对新城区金域蓝湾小区违法建筑实施强拆受阻,经过耐心细致的宣传引导后,较终业主自行拆除了违法建筑。
链接
区政府副区长邓文负责,区城乡建委牵头实施,重点清理整治违章违规的用地建房行为,特别是党员干部在违法建设中存在的监管不力、徇私舞弊、以权谋私、非法获利等突出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城乡规划建设秩序,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四、整治执法监管部门“三乱”问题
坚持整治问题让群众知晓、让群众参与、让群众满意,按照制定方案、宣传动员、媒体公示、集中排查、问题整改、挂单销号、群众评议和建章立制八个步骤,扎实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在区内媒体上开辟“我们承诺·杜绝三乱”专栏,全区37个执法监管部门公开作出承诺。通过部门自查、暗访了解、举报监督等多种方式查找问题,推行项目式整改、挂单式销号。截至目前,全区参加执法监管“三乱”问题专项整治的37个部门,共查找涉及执法监管“三乱”突出问题47条,涉及14个单位,整改完成42条、整改率达到了90%,12个单位查找的突出问题100%整改到位。
链接
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刘义全负责,区委政法委牵头实施,重点整治执法不严不公,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搭车收费,指定中介机构垄断经营等突出问题,营造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发展环境。
五、整治窗口单位“吃拿卡要”问题
围绕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廉洁从政等突出问题,采取随机抽访、走访群众企业、到基层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意见。组织人员开展明察暗访21次、专项检查2次,走访园区企业主24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核实,督促相关部门立即整改。2014年7月,群众投诉反映区科委某工作人员工作效能低下,并将当事人递交的资料遗失,导致当事人无法领取发明补助金。经调查核实后,区监察局督促区科委及时向当事人发放了补助金1500元,并对责任人给予了告诫。
链接
区政府副区长余国东负责,区监察局牵头实施,重点整治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履职不力、服务不优、用权不公、为政不廉等问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肃纪律规定,更好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六、整治教育系统乱收费问题
按照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方针,区教委、学校、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明确各级责任;成立3个督查组,开展明察暗访215次。截至目前,已办理群众举报件20个,查处违规违纪行为3起,免除校长职务1人,调离、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处理13人次,依法取缔非法培训机构1户,转交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涉嫌诈骗犯罪1起。2014年4月,何埂镇水碾小学一年级两个班的班主任,违规收取部分家长教辅资料费用,区教委调查核实后,该校校长被免职,责任教师从镇上被调到偏远村小任教,该镇教管中心主任受到通报批评。
链接
区政府副区长余国东负责,区教委牵头实施,重点整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乱收费、有偿补课、滥订教辅资料、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幼儿园乱收费、普通高中择校不规范收费、民办学校乱收费、教育惠民政策落实不力、违规中职招生等问题,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七、整治医疗行业损害医患利益问题
采取明察暗访、进病房座谈、上门征求意见等方式摸清找准永川医疗卫生行业的“病因、病根”,突出重点,对症下药,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一律动真碰硬,向各种损害医患关系的行为说“不”,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目前,群众看病费用有了明显下降,行业作风有了切实转变,医疗秩序更加规范有序,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6月份,全区基层卫生院次均门诊费用下降到36.45元,同比下降24.8%。住院日均费用115.22元,同比下降25.2%。大安街道居民袁超成是个“老病号”,以往每次在街道卫生院住院都得花上千元,较近一次只花了500多块,她高兴地说,“住院费降了,家里的负担也轻了不少。”
链接
区政府副区长余国东负责,区卫生局牵头实施,重点整治医药购销中搞提成、吃回扣问题,医疗服务中收红包、开大处方、搞过度检查的问题,整治破坏正常医疗秩序、伤害医务人员“医闹”问题,整治推诿病人、有偿介绍病人问题,整治乡村医生不在岗等问题,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低价的医疗卫生服务。
八、整治机关干部纪律涣散问题
以“零容忍”的态度抓好作风建设,做到有投诉必查,有案件必办。按照“暗访人员、暗访单位、暗访线路和暗访时间”四不固定的原则,开展“拉网式”明察暗访16次,发现违反工作纪律问题15人,给予组织处理15人,通过区内主要媒体进行通报曝光,强化警示作用。在全区干部大会上播放暗访视频,所涉及的8个单位一把手上台“背书”,进行深刻检讨并作出整改承诺,起到了较强的教育震慑作用。
链接
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赵荣华负责,区纪委牵头实施,重点整治机关干部不遵守工作纪律,上班时间玩游戏、斗地主、逛淘宝,擅自脱岗、缺岗,以及镇街干部走读等突出问题,在全区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九、整治党员干部赌博敛财问题
坚持有报必查,及时受理、核实、反馈群众提供的举报线索,对顶风违纪的一查到底。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开展赌博问题专项检查和法制宣传教育200余家(次),开展集中整治5次,查处各类赌博行政案件30件,收缴赌资近1.7万元,实施行政拘留处罚32人,实施罚款处罚79人,其中查处国家公职人员打牌赌博5件7人,均受到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在“五一”、“端午”等节假日期间明察暗访操办酒席23次,及时查处区管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大操大办酒席借机敛财1人。
链接
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陈智负责,区公安局牵头实施,重点整治党员干部参与赌博活动,以赌拉关系、借赌敛财,利用婚丧嫁娶、乔迁升学、亲属生日等名义,违规大操大办、收受礼金,助长一些地方过度人情消费等突出问题,树立全区共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良好形象。
十、整治基层干部办事不公问题
成立5个专项调查工作组,采取背靠背方式,不与镇、村、社干部见面,直接面对面接触农户,深入走访调查。目前,专项调查组已走访180个村、1500多个村民小组、3000余户农户,召开座谈会30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共收集到185条基层干部办事不公问题,前三批160条问题已全部办理完结,第四批问题正在责任分解、核实处理之中。截至目前,经司法、党纪处理基层干部办事不公人员2名;10余名基层干部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通报批评;2个镇街被勒令整改;19个镇(街)受到年终目标考核扣分处理。朱沱镇四明村原党总支书记梁某,2011年至2013年期间通过为村民批宅基地、计划生育上户盖章等,违规收取费用3200元,经过查证,目前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链接
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罗晓春负责,区农委牵头实施,重点整治农村低保分配不公、惠农资金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治农村征地拆迁、救灾物资发放、扶贫慰问方面优亲厚友问题,整治基层干部在行政审批服务中“吃拿卡要”的问题,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
十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截至目前,《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30项主要改革任务已初步完成18项。在全面清理审批服务项目方面,现全区保留行政审批服务项目577个,承诺办结总时限为1996个工作日,比清理前压缩了3677个工作日,平均每个项目的承诺时限由清理前10个工作日压缩为3.53个工作日。审批环节比清理前减少了790个,申请材料比清理前减少了890个。建设领域通过六段式并联审批,实现工业投资项目缩减为26个工作日、商业和政府投资项目缩减为30个工作日。放宽市场主体登记条件,推行“先照后证”,注册资本改为认缴,1-6月新办企业863户,同比增长36.3%,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316户,同比增长40.9%。
链接
区政府副区长余国东负责,区监察局牵头实施,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行政审批的作用,规范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管理,全面推行建设工程并联审批,强化审批服务事中事后监管,推行行政审批服务政务公开,通过对行政审批机制和流程的再造,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十二、“五治五查”专项行动
坚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开展“五治五查”活动。组织明察暗访组,随机对6个单位19名职工到岗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发现“吃空饷”人员6人,受理“吃空饷”方面的举报2起、涉及人员15人。对公车私用问题暗访11次,排查车辆800多辆,发现公车私用问题2个。截至目前,共查办党员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9件9人、移送司法处理7人。查处公车私用2起,给予纪律处分2人。今年1-7月,全区三公经费明显下降,经费总额为3850.58万元,其中公务接待1629.15万元、同比下降52.68%;车辆运行2115.59万元、同比下降15.89%;无公款出国境费用。
链接
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赵荣华负责,区纪委牵头实施,以整治干部职工中的“庸、懒、散、奢、横”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使干部职工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干部职工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新变化。
十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城市环境卫生整治方面,以“治脏”为重点,投入1200余万元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整治取缔违规占道经营摊点1605个,清理城市“牛皮癣”7600余处,查处沿途撒漏、带泥上路等违规违法车辆539辆。清洁乡村行动方面,重点实施清洁场镇、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道路、清洁院落等5大行动,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83亿元。老城区大巷子菜市场以前“脏乱差”现象严重,经过整治后整洁有序,受到了买菜市民和周边居民的好评。
链接
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罗晓春,副区长简小雨负责,区市政局、区农委牵头实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乡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城乡容貌改观、城市品质提档、人居环境改善、市民素质提升,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专项整治带来的实惠。
十四、村居“减负”及清理制度挂牌上墙专项整治
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以清事项、清牌子、清考评检查为主要内容的“三清”行动;成立4个专门工作组,采取暗访方式,直接到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实地查看,同基层干部座谈交流,掌握村(社区)减负工作落实和标识标牌、职责制度上墙、专职工作者办公室面积等真实情况。截至目前,清理压缩村(社区)各类事务性工作57项,清理率40.1%。深入全区各镇街开展暗访督查20余次,清理4个区级部门超出准入制度延伸到村(社区)办理的事项9项。何埂镇转角店村党总支书记张才俊说,“部门延伸下来的工作少了,抓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时间就多了。”
链接
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陈智负责,区委组织部牵头,实施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切实减少村(社区)承担的事务性工作,对没有明确要求挂牌及上墙的制度职责进行清理摘除,使村(社区)由“忙事务”向“抓服务”回归。
永川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孙政才书记“深、准、严、实”的要求,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松、劲头不减,着力在思想认识上再提升、氛围营造上再升温、整改落实上再加压、建章立制上再完善,切实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